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信息热线

  • 省妇联办公室: 028-86632572
  • 妇女维权(成都): 12338

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项目总结——四川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

2018-12-24 00:00:00| 发布者: 妇儿工委|来自:

“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项目”自2016年在四川启动实施以来,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四川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严格按照项目目标,以建设“省级项目资源中心”为依托,以儿童减灾备灾服务为特色,以探索建立社区儿童保护体系为重点,不断整合资源,合力推动省级资源中心建设和儿童之家示范点位建设。项目实施3年来,我们建立了省市县跨部门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工作机制,形成了以项目点为代表的典型示范,并以点带面促进全省儿童之家建设。

一、打基础-强能力-抓推广:项目组织有思路

四川省政府妇儿工委办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紧扣减防灾和儿童优先视角这两个关键词,积极推进省级资源中心建设,组建高质量专家智库队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项目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一)第一年“打基础”。一是搭建项目平台。2016年是项目实施“启动年”,随着项目计划的推进逐步建立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主体、省内外各领域专家参加的项目资源中心通过召开项目协调会,明确目标,成共识。项目试点县分别成立县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队伍,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开发技术支持。组织专家及时开展实地需求评估,系统梳理灾害知识体系,开发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指导手册,为项目开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三是深入摸底调研。组织专家团队深度参与联合国儿基会组织的基线调研、卡地亚投资方项目工作考察以及其他对试点县的各项调研,组织编制项目县方案执行和活动开展,不断夯实项目执行的各项基础工作。

(二)第二年“强能力”。2017年是项目实施“关键年”,项目资源中心、项目专家团队、项目试点家园的项目推进能力整体提升。一是项目资源中心运行能力有效提升。完善规章管理制度,建立专家“准出准入”机制,在2016年省级专家团队基础上,核心专家队伍进一步壮大,形成了一个涵盖地质灾害研究、社会工作研究、灾害应急管理、儿童保护研究在内的50余人的专家智库。通过培训会和现场会做到发现问题实地解决。二是省级专家团队专业能力有效提升。积极组织专家团队参与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基会举办的国家级项目交流活动,与广西、重庆等省市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参与国家卫计委和联合国儿基会举办的卫生与儿童保护项目研讨会和项目现场会,拓展项目思路。省级专家团队核心成员被纳入国家级专家智库,赴江苏、广西等省市参加督导,受邀到陕西、贵州等省市开展教学。三是试点家园项目推进能力有效提升。通过定期召开省级项目推进会、现场工作培训会、地方协调会、专家督导等活动,项目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深受地方党委政府及群众好评。

(三)第三年“抓推广”。2018年是项目实施“收官年”,重点是总结经验成果,在更大范围推广。通过开展省级项目交流研讨、项目主题活动集整理、项目总结推广会等活动,发挥项目试点家园引领作用,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示范点儿童之家网络。目前,全省建成省级儿童之家示范点26个、市级儿童之家示范点1034个,县级儿童之家示范点3204个。同时,积极总结试点成效,部分项目经验已经融入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社区儿童保护成为儿童发展纲要重要内容,进入地方党委政府重点工作。

二、燃热情-重内容-创模式:项目进展有创新

一是项目点燃了社区家庭儿童工作极大的热情。3年来,项目点家园接待入园家长儿童10万余人次,开展大型儿童保护和自我保护主题活动125次,大型减防灾演练活动21次。家园互相交流学习20余次,惠及家园儿童3000余人,服务辖区家长11000余人。真正将减灾备灾项目目标落实到家庭、落实到社区、落实到儿童,儿童优先视角、儿童保护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二是一批亮点突出的模式创新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肯定。安州区出台了《安州区儿童保护“2+5”工作机制》,建立了7岁以下、7—14岁、14岁以上儿童分类活动模式,形成了日常活动、主题活动、应急演练为一体的家园活动体系。芦山县成立了儿童保护体系联系会,创造性提出夏季防水、冬季防火防电、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拐卖预防、性侵预防、意外伤害等系统化安全知识体系,开展了独具特色的“防雷避险大讲堂”“防震减灾进校园”等安全知识小课堂主题活动,有效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什邡市制定了受伤害儿童发现、报告、处置机制,完成了0-18岁儿童摸底建档工作,形成了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和食品卫生问题等社会危害共防,以教育、交流、引导为一体的减灾备灾预防体系,受到国家卫计委、中央电教馆、疾控中心、联合国儿基会、英国儿童救助会、壹基金等部门和组织的肯定。

三、搭平台-育团队-推示范:项目成效有亮点

3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项目”,将儿童保护工作变成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各方支持的大事,形成了“小切口,大协作”的整体效应,并实实在在取得“四个一”的重要成果。一是搭建了一个工作平台。项目资源中心除按项目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外,积极探索省级儿童资源中心运行模式,围绕人才、信息、培训指导、理论研究、决策咨询和实践指导6大职能,省市县政府妇儿工委办的领导下,形成了“一个依托、两个核心、三个整合”的“一二三”工作机制,即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依托,围绕“智库建设+项目推进”两个核心任务,整合“专家团队+高校基地+社工组织”三种力量,共同推进儿童保护工作。二是打造了一支专业团队。建立一支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50余人组成的专家团队,不同专业领域分工协作,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卫生健康、安全应急服务、家庭教育、社会心理支持、行为数据研究、福利政策等工作咨询建议。同时,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培养锻炼了省、市、县、家园等一大批儿童保护工作的骨干和积极分子,成为我省儿童保护工作的中坚力量。三是形成了一批典型示范。在3个项目县4个儿童友好家园的示范引领下,在全省推进儿童之家示范点建设,形成省市县多类型、阶梯式示范网络,示范成效辐射全省儿童之家。特别是2018年,根据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一步从硬件设施、活动服务、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专业评估,探索构建适合四川省情、分级分类推行实施的儿童之家标准化建设体系,并在26个省政府民生工程示范儿童之家实施,逐步向全省推广。四是总结了一批项目成果。通过项目实践,形成了符合实际的《儿童减灾备灾安全手册》《县级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方案》《社区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应急方案》,编制了《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项目主题活动集》,参与编写了全国《儿童友好家园指导手册》,出版了《减灾备灾与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研究》等学术专著(该成果获得了“四川省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发表了《以儿童之家践行减灾备灾中儿童权利的保护》等学术论文,建立了儿童优先视角的工作机制、支持内容、支持手段、支持资源等知识体系,总结形成了一批与减灾备灾儿童保护相关的理论与实务操作成果,为推进全省儿童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强智库-重成果-明计划:项目工作有谋划

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的指导下,进一步巩固“儿童优先视角的减灾备灾项目”成果,充分借鉴兄弟省经验,进一步完善省级儿童工作资源中心的长效工作机制,重点有以下4个方面考虑。一是加强专家智库建设。优化专家团队的人员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吸纳更多有情怀、精专业、通理论、实务的专家加入省级儿童工作资源中心,多方位满足儿童工作需要。二是形成系列理论成果。围绕儿童权利保护与减灾备灾、儿童之家的发展模式、儿童权利保护与健康、教育、社会法律、福利等领域,专题收集整理已有的工作研究、调查报告、论文专著,汇编年度儿童事业发展典型案件,出版儿童保护论文选集。三是明确工作计划。省级儿童工作资源中心的建设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工作,是今后儿童保护事业的一个重要抓手,要尽早研究制订《省级儿童工作资源中心可持续发展工作要点》汇集各方资源推动儿童工作下一步发展四是进一步发挥决策咨询作用。贯彻全国及四川省儿童发展纲要,提出具体政策建议,特别是在前期开展相关项目的基础上,对探索当前儿童服务系列标准体系建设在内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有具有针对性的操作建议,指导实践,持续为各地儿童之家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